张海涛强调广播影视发展的四大任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05-09-09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主题报告会8月24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为大会做了指导性报告。

  张海涛指出,数字化已成为全球广播影视同行的共同课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研究制定广播影视科技与发展的“十一五”规划。

         张海涛说,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我国广播影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与国家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仍存在一些差距,在安全传输、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和发展体制四个方面还很薄弱。他强调,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广播影视科技与发展主要有以下四项任务:

  加强安全播出保障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广播影视安全保障能力,维护广大受众的合法视听权益。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已建成广播与电视并重,城市与农村并举,有线、无线、卫星多种技术手段并用的现代化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如何确保这个网络安全传输和正常运行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特别是随着数字、网络等技术的不断应用,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网络的运行安全。为了确保广播电视网络的正常运行,维护广大受众的合法视听收益,必须加强安全播出保障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建设星网结合、互为备份的传输覆盖体系;加快接入网数字化步伐,逐渐实现用户接收由模拟向数字化的转变;加强调度指挥系统建设,形成反应快捷、及时准确、分级负责的安全播出和传输的运行机制和监管体系。

  加强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广播影视村村通、长期通水平。

  我国有13亿人口,8亿在农村,解决“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在我国广电领域十分突出。我国城市居民一般能看到30-50套电视节目,而广大边远农村地区只能接收到1-5套无线电视节目,两者相差的比例在十几比一,远远大于城乡在物质方面3.1:1的比例。由于长期以来的经费投入不足,设备老化,发射功率不足,信号质量不稳定,播出时间短,有相当的农村地区听不到听不好广播、看不到看不好电视。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加强农村广播影视建设,确保为农民群众提供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这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广播影视事业建设的重点。

  因此,我们要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使村村通工程由50户以上自然村向20户以上自然村延伸,同时不断增加节目套数,让更多的农村群众能看到8套以上电视节目;要继续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使农村电影由低质量放映向高质量放映过渡,由露天放映向室内放映过渡,基本实现一村一月一场的放映目标;要统筹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手段,加强农村广播电视有效覆盖。要高度重视无线在农村广播电视覆盖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现有无线发射台和高山转播台的效能,加大投入,加快设备的更新改造,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确保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和普遍服务,使广大农村群众能够免费收听收看到中央、省和当地的广播电视节目。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要加快推进有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和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缩小“数字鸿沟”和城乡差距,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建立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要积极争取将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党委政府考核干部的内容。我们各级广电部门要把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工作责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转到加强农村广播影视工作上来,落实资金投入和维护经费,落实服务机构和工作队伍,落实规章制度和责任要求。县级广电部门要把工作重点和工作任务转到切实为农村、农民、农业服务上来,确保广播影视村村通、户户通、长期通。

  加强广播影视数字化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广播影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数字化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趋势,是广播影视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国家交给我们广电系统的重要任务,也是广播影视应对竞争挑战的重要举措。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的电视用户、电视机社会拥有量都占了全球的1/3(全球10亿多电视用户中,中国占了3.4亿;全球14亿台电视机中,中国占了4亿台)。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广播电视网络系统,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最安全的方式实现由模拟向数字的平稳转换,不仅是对我国广电系统的重大考验,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和难题。如果说“十五”期间是我国广播影视向数字化转换的启动时期,那么,“十一五”期间将是我国广播影视向数字化转换的全面推进时期,全面推进广播电视从有线、卫星到无线,从节目制作、播出到传输、接收各个环节的数字化。主要任务有:

  一是全力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要积极借鉴青岛、佛山、杭州、大连等城市的有益经验,按照"政府领导、广电实施、社会参与、群众认可、整体转换、市场运作"的24字方针全力推进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使有线数字电视成为进入千家万户的多媒体信息平台,不仅提供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还要提供电子政务、新闻资讯、文化教育、医疗保健、股市行情、生活服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东部地区地县以上城市有线电视基本实现数字化,中西部地区城市以上城市有线电视基本实现数字化。二是加快广播电视台内数字化,充分发挥电台电视台的引领作用,带动广电行业的发展。要加快台内数字化、网络化应用步伐,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充分发挥电视台的节目优势和龙头作用,带动广电系统的整体发展,提高广电系统的核心竞争力。要坚持数字化、网络化、媒体资产管理并举、并重的方针,推动广播电视网络制作、媒资管理、节目播出向一体化过渡,电视伴音由单声道向立体声过渡,节目制作由标清向高清过渡,广播电视由单一服务向多媒体服务过渡,逐步在全国构建广电节目信息交换系统和灾备系统。大力推进高清晰度电视的制作,开办数字高清电视频道,为不同的终端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三是全面推进电影数字化。继续加强数字电影制作基地建设,全面推进电影制作、洗印、发行、放映与后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数字化进程,提升电影制作的技术含量,巩固和发展数字影院,开辟数字电影新媒体市场,促进影视内容产业的大发展。四是积极开展地面数字电视频率规划,尽快正式开播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我们正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抓紧制定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地面数字电视频率规划。要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尽快在全国各大城市正式开播地面数字电视,保证2008年利用数字高清转播北京奥运会。五是统筹直播卫星、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手机电视、IP电视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广播影视适度竞争、优势互补、健康有序发展。我们正结合我国的实际,与有关部门一起抓紧做好技术、运营和政策等方面的各项准备工作。统筹直播卫星、手机电视、IP电视、数字电影等新技术的应用,促进我国广播影视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广播影视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992年,我国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多年来,我国广电体制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广电体制机制没有根本的变化。构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广电新体制新机制已迫在眉睫。主要任务有:

  一是深化电台、电视台等事业单位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内部活力,加强成本核算,完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面向群众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二是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网络传输等领域要走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之路,培育市场主体,促进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股份制、公司制等形式,面向市场、吸纳社会各方力量,建立富有活力的生产经营体制。要在影视制作、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付费电视等领域塑造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大型有竞争力的广电企业集团,增强我国广电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三是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产业政策,健全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依法加强管理,推动我国广电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张海涛呼吁,当前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改革正处在关键时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需要各位同行的参与实践。让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振奋精神,团结协作,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共同推进中国广播影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共同创造中国和世界广播影视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lmtwadmin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