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略提出一年来,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效、问题及对策
郑保卫 张喆喆| 中国出版| 2019-10-08
【流媒体网】摘要: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基础功能包括两方面,一是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功能,二是社会服务功能。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发挥好这两方面的功能作用,使两者齐头并进,互不偏废。

  

  党中央提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方略一年来,县级媒体改革蹄疾而步稳,涌现出一大批富有实效的实践成果,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也存在认识不到位、特色不鲜明、体制不合理、人才数量不足等问题。

  基于此,本文从明确目标定位,完善体制机制,探索盈利模式,协调处理好特色发展与多方联动、舆论引导与提供服务、平台拓展与内容建设等关系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县级融媒体中心持续稳健发展。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1]这一论断深刻体现出党中央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全新判断与深刻洞察,为基层媒体转型发展擘画了改革方略,正式吹响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冲锋号”。

  “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指整合县级广播电视、报刊、新媒体等资源,开展媒体服务、党建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增值服务等业务的基层融媒体平台。

  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蹄疾而步稳,涌现出一大批富有实效的实践成果。但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目前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也还存在许多不足。

  因此,认真厘清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现状,综合考察县级媒体融合实践的利弊得失,对于进一步加快我国媒体融合发展、推动我国传媒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县级融媒体建设取得的成效

  党中央的思想引领和政府的政策扶持,成为当前我国县级媒体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各媒体单位纷纷以习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系列讲话为统领,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探索,起步虽晚,但业已取得一定成效,其成绩可圈可点。

  各方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县级融媒体”,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领域一个高频词汇。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实施一年来,得益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互联网平台的积极参与、基层媒体工作者的积极响应,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各方资源得以重新配置、整合与优化,大量社会与媒体资源得到盘活,这些都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注入新的动力。

  首先,党中央对县级媒体融合发展的高瞻远瞩。“郡县治,天下安”,县级媒体是传达党和政府声音、沟通社情民意、联系广大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信息服务平台,与国家的文化安全、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休戚相关。党中央高度重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从全局高度做了顶层设计与战略安排,将媒体融合发展从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延伸至县级基层媒体,力求在盘活整个媒体体系上下功夫,这使得处于影响力末端的县级媒体建设与发展进入党中央的视野。

  其次,各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县委书记亲自抓(一把手工程),并将其看作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工程,以及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

  再次,中央和省、市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搭建平台,拓展县级融媒体中心链接路径。省、市媒体单位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开展业务提供了计算、存储、网络等平台拓展和基础资源支持,扩大了县级媒体影响力与传播力。

  最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得到基层媒体的重视,许多地方都在举全县媒体机构之力,从人员培训、平台建设、硬件配备等方方面面,积极筹建县级融媒体中心。由于各方资源的有机整合与协同行动,破解了县级媒体发展的许多困境和难题。

  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通过实现现代化的设施建构,加快县级媒体转型升级。长期以来,基础设施不足一直是制约县级媒体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提出的媒体融合战略为县级媒体基础设施重构提供了政策基础。

  各地县委、政府和媒体抓住这一重要契机,通过建立并完善以扩大县级媒体影响力为核心的媒体运作结构,同时配套新型传播技术及设备,实现了基础设施的“大换血”,为县级融媒体建设提供了动力。

  各地结合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具体要求,加快了融媒体指挥中心、中央办公室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起微信、微博、客户端、门户网站、手机站“五位一体”的融合传播矩阵;配备大屏幕、无人机、VR、AR设备、写稿机器人等硬件设施,优化传播流程、丰富传播方式;通过入驻各大主流媒体与互联网平台,拓宽影响范围,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信息传播网络等。

  这些改革使得此前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的县级媒体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大大改善了县级媒体基础设施短缺、落后的窘境,解除了基础性设施对媒体发展的桎梏,实现了县级媒体转型的跨越式发展。

  引导与服务的效益凸显

  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基层社会多功能的“转换口”与“适配器”,这些媒体平台致力于做联结党中央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引导舆论和提供社会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舆论引导方面,县级融媒体中心结合自身特点,探索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提高舆论引导效能。

  如江西分宜县融媒体中心推行乡村宣传员制度,通过乡村宣传员驻村宣讲方针政策、收集社情民意,真正让融媒体走近群众、走进民心,打通了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最后一段“梗阻”。

  甘肃庆城县广播电视台则将电视节目上传到甘肃台客户端“牛肉面”中,实现图、文、音、视频全方位传播,并与人民网、央视网、优酷视频等50多个新闻客户端共享新闻资源,大大提高了传播影响力,形成了集群优势,使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得更远。

  在提供社会服务方面,县级融媒体中心基于“新闻+服务”的优势,搭建“政务+民生+文化”服务平台,建立融合传播矩阵,打造融合产品。

  如浙江长兴传媒集团旗下的“掌上长兴”APP,除提供信息资讯外,还提供申请身份证、更换驾驶证、办理居住证等便民服务,并积极筹办“小浦镇银杏节”“吕山乡湖羊节”等公益惠民活动;

  福建尤溪县融媒体中心综合运用直播、VR、短视频、H5等多种传播介质,打造“智慧尤溪”客户端,开设网上服务大厅,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江西分宜县融媒体中心也是采用类似的思路,通过全力打造的“画屏分宜”客户端,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目标。

  拓展了融合深度及广度

  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历经了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渐进式进程。

  “由表及里”,主要是指从平台、内容、技术、渠道表面“相加”向“相融”的跨越,真正实现了传统媒体内容数字化,能够研发和制作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的内容产品。同时,打造指令发布、信息调度、内容生产、多端发布一体化的多媒体传播矩阵。

  “由点到面”,是指互联网平台以用户为核心,以数据为支撑,致力于内容生产能力的升级,努力实现与网民的互联网连接,并基于互联网实现内容及其他社会资源的聚合,将零散的服务整合起来,打造全面、高效、立体的信息服务平台。

  “由局部到整体”,是指各个县级媒体机构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固有格局,重新整合资源,理顺组织机制,消除不同媒介形态的先天壁垒,从“单打独斗”“各自为战”,迈向全面建设现代传播体系的全新阶段。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尚处于起步和实验阶段,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中心建设主体思想认识不清,融媒体中心功能定位不明、各部门间缺少协同机制,以及体制僵化、人才匮乏、平台过度拓展等。

  发展视野狭窄,思想认识不足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具有投入大、周期长、延迟回报等特点。一些县级媒体单位在建设融媒体中心过程中,由于发展视野的局限,没有认识到县级融媒体中心蕴含的巨大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影响力价值。

  一是中心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媒体单位的一把手缺乏战略眼光,改革的勇气和魄力不够。许多媒体单位往往是为了遵行“上级命令”而组建融媒体平台,结果导致挂牌子时轰轰烈烈,挂完牌子没有实际运作或开展工作,依然原地踏步。

  二是改革动力不足。一些地方以存在经济困难、机制障碍为由,并未触动原有机制,实现组织重构,融媒体中心成为“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的政治任务。

  三是对媒体融合的内涵理解有误。一些地方新部门挂牌了,“两微一端”开张了,便以为搭上了媒体融合的顺风车,但实际上思想认识依然停留在“+互联网”的阶段,融媒体中心发展难以出实效、见成效。

  体制机制僵化,考评体系落后

  体制机制的牵制,是当前县级媒体改革乏力的首要障碍。“大锅饭”“铁饭碗”的旧有机制,严重掣肘着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第一,目前,一些县级融媒体中心缺乏行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

  由于受到单位性质、编制、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影响,因而存在同工不同酬、优稿不优酬,工作量增加但待遇没有变的现象。由于工资待遇分配上存在不合理现象,直接导致了一些单位人员流动性大,人浮于事现象明显,因而严重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

  第二,一些县级融媒体中心组织结构相对落后、管理体制有些僵化、改革动力显得不足。

  由于企业化的运营模式普遍受到事业单位性质的限制,导致融媒体中心缺乏独立的人事任免权,资源配置不合理,无法发挥资源优化的作用。即使一些县级媒体采取“事业化单位、企业化管理、市场化待遇”的形式,也只是个别的尝试性探索,并非来自统一部署,同时也缺乏政策性依据。

  此外,根据现有管理规定,不少区县的融媒体中心的采编人员无法申办记者证,正常的采访活动常常受到限制。县级融媒体中心现有的这些机制障碍亟待突破,需要尽快明确指向、确立边界、融合发展。

  平台过度拓展,优质内容不足

  当下,不少县级融媒体中心存在重硬件建设、轻内容开掘的弊病。它们往往忙于机械模仿省市融媒体平台,过度地将发展视域集中在“面子工程”上。由于不切实际地照搬照抄,一些县级融媒体中心存在盲目追求 “大屏幕、大平面、大机构、大技术”等问题,结果导致中心平台功能无序叠加、内容无限扩充,这种仅仅停留在形式整合层面上的媒体改革,并未打破原有的媒体产业格局。

  与此相应,融媒体中心的内容生产并未很好地匹配平台拓展的速度。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主要职能仍局限在信息传播方面,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相对缺失或显弱,传播内容缺乏丰富性和吸引力。由于平台重复建设、大而不当造成资源浪费、低效失效现象严重。内容生产相比之下成为“短板”,本末倒置,偏离了融媒体的主业和基本定位,这些做法并不是真正的转型。

  协同效应有限,缺乏集群优势

  当前,一些县级融媒体中心存在部门内部职能简单相加、各单位间无法协同配合的现象,并未实现对稀缺资源的深层次优化、加工和利用。

  一方面,一些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内部更多地呈现的是协作关系,而非融合关系。“新瓶装旧酒”的运作模式,导致融媒体中心缺乏统一规划和领导,缺乏必要的平台联动与内容整合,业务路径分散现象严重,无法快速形成集群优势。松散的组织结构难以向专业化更强的方向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长期来看,各自为政的运行模式,将会影响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转效率,使得传播力和影响力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需要各个单位的协同配合。在资金方面,需要财政支持;涉及编制问题,需要编办支持;在绩效考核、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需要人社局支持;政务数据资源融合,需要经信局等支持;行业培训,需要上级媒体机构和高校支持等。由于相关职能部门协同意识不强,工作能力不足,难以建立起统一的协同联动机制。

  专业人才匮乏,队伍建设乏力

  一支团结、高效的新闻工作者队伍,既是扩大主流阵地传播力、影响力的强大支撑,也是关照媒体改革、讲好基层故事、提高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保障。当下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专业人才队伍不仅数量不足,而且整体素质也令人堪忧。

  首先,许多县级融媒体中心现有的工作人员大多来自于报刊、广电等传统媒体,平均年龄偏大,这些人对于新媒体快速、长时间的工作节奏不适应。

  其次,许多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知识结构普遍老化,专业化程度低,他们缺乏互联网思维与实际操作经验,因而难以驾驭和把控新媒体传播规律,难以适应融媒体中心发展需要。

  第三,许多县级融媒体中心专业人才队伍数量不足,尤其是熟悉新媒体策划和懂得新技术的专业人才引进困难,数量稀少,其中兼职、兼岗的多,流动性大,稳定性差。当下县级融媒体中心急需既懂新闻规律、又懂新媒体运营的复合型人才。

  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对策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与发展任重而道远,本文结合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进一步明确中心建设的目标定位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目标与定位不同,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会大相径庭。目标与定位的高度决定着建设的水平,要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稳步前行,就需要从服务治国理政、定国安邦政治需要的战略高度来明确其目标与定位。

  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我国媒体融合战略中新的突破口与增长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不仅是新型媒介生态下,县级媒体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媒体融合战略全面推进与纵深发展的必要举措。如今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心由以人民日报社等大型传媒集团为代表的“中央厨房”模式的探索,开始转向以县级融媒体中心为主体的新一轮地方性中小传媒集团媒体融合建设。作为国家实施媒体融合纵深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县级融媒体中心成为将媒体融合发展战略从顶层贯通到底层的实际步骤。

  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最直接、最有效的桥梁和纽带。县域是我国国民经济区域构成中具有基础性、综合性、交叉性和独立性的行政区域,在党和国家工作整体布局中,县级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县级融媒体中心则是基层舆论引导阵地、党和人民群众间的桥梁纽带,以及服务人民的文化平台。建设融合发展的县级主流媒体,有利于践行群众路线,更好地服务群众需要。

  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阵地和关键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网信发展导向”,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成为最直接和最畅快地连民心、接地气的信息平台,是让基层人民群众获得网信发展实惠的最好途径。

  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抓手和定国安邦的执政资源,其工作成效事关基层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随着一二线城市媒体传播内容市场达到饱和,今日头条、趣头条、抖音等各种互联网信息平台都在转变发展策略,集中争夺下沉市场(三四五线城市),导致信息传播环境鱼龙混杂。在这种状况下,县级融媒体中心是保持主旋律声音嘹亮、打通舆论引导“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性通道,是使党和政府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破局之举,是关涉国家政治管理与政权稳定的宏大议题。

  努力完善中心建设的体制机制

  旧有的新闻传播体制机制与管理模式,与当前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新环境、新生态、新要求已经很难相匹配,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体制机制的创新与改革已势在必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引领,转变思想、创新方法,在体制机制、人才培养、内容生产、经济创收等方面做好基层新闻舆论工作的总体规划,以期进一步提高传统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探索新的薪酬绩效制度。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在建立健全考核制度上下功夫,积极引导现有人员实现转型和进行能力重塑。当下许多县级媒体单位积极尝试,探索出许多有益的薪酬分配方式。

  如江苏邳州广播电视台实行“同岗同责、同工同酬、优劳优酬”的考核标准;

  由于新媒体使得传播过程的各项指标量化成为可能,江西分宜县融媒体中心以“采编发数量+优稿数+网上供稿数量+阅读点击量”的计算方法作为绩效考核标准;

  四川合江县广播电视台的绩效考核采取依据文稿浏览量按照5000次至10万次不同标准发放稿酬的方式,增加了原创数量,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

  福建尤溪县融媒体中心则设立专项基金,对全能型人才每年给予两万元奖励。

  创新媒体管理模式。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按照传播正能量的总要求和建设“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的基本目标,争取在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创新方面有一些突破性举措。

  如建立融媒体指挥调度、总编辑协调、分级审核、报道效果反馈等制度。有学者指出县级融媒体如果能够采取采编与经营分离、事业与产业分离、取消编内人员特权的企业化管理等办法,将有助于增强内部活力。

  [2]江苏邳州广电根据员工特长、兴趣、项目要求,组建融媒实验室,已打造多个“爆款”内容;

  四川合江县广播电视台的内容生产经验是,要求新闻生产部门每人每天生产不低于一条原创内容,其余人员每周生产不少于一条原创内容,全中心每人每天转发不少于3条新媒体信息等做法,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创新人才管理办法。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优质的内容需要优秀的团队去制作完成,因此,培育和锻造一支思想先进、能力过硬的从业者队伍是搞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要保障。

  广东省乐昌县融媒体中心实行“全员聘用制”,通过绩效考核评优、晋升,人员上升通道明朗,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四川长兴传媒集团则使用竞聘上岗的模式,设立五档薪酬标准、通过积分制决定晋升空间,提供内部创业机会,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转变体制机制,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核心问题。不破不立,只有花大气力打破已经不适应当前需要的旧有的体制机制,重构符合当前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的新模式,探索和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建立高效、公正的考评体系,以效益、业绩,而非身份、资历论英雄,用一把尺子作为衡量标准,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保驾护航。唯此,才能推进中心建设的各项工作平稳进行。

  探索新型盈利模式

  县级媒体融合转型的最终目标,除了做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工作外,还应致力于重构有生命力的盈利模式。

  县级媒体的营收来源通常有以下几种:一是无需自己创收,完全依赖财政拨款;二是自己有一定创收能力,财政差额拨款;三是在一些经济规模较大、媒体市场较为成熟的区域,完全依赖自身经济创收。

  资本制约是目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的一大难题。不难发现,富庶地区县级媒体融合发展的深度、融合的广度,要远高于其他地区。

  当前,绝大部分县级融媒体高度依赖财政补贴拨款,造血功能明显不足,缺乏科学的盈利模式。财政支持只能保证基本生存,难以保障媒体的长远发展。因此,县域媒体有着很大的市场拓展空间,可以通过增大产业性创收的比重,广泛借力,延伸产业链条,使自己的经济结构更加科学、完备。

  当下县级融媒体中心有多种资本探索方式,如甘肃省庆成广播电视台通过与大企业联合,将广告宣传变成融媒体中心固定专题栏目,再从企业利润中分成的盈利模式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学者陈国权提供了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实行“渠道保障、直接补贴、购买服务、减免税费、资源支持、项目扶持”等六种扶持路径[3]的建议,值得学习借鉴。

  徐希之认为,江苏邳州县广播电视台鼓励员工积极开展内部创业的做法,使得媒体产业性创收的比重越来越大,经济结构愈加科学、完备。

  [4]也有学者指出,上市融资是县级媒体融合发展打开新局面的有效举措。

  协调处理好中心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要取得好成效,还需要协调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平台拓展与内容建设的关系

  平台建设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要环节。然而建设平台易,用好平台难。不少县级融媒体中心存在对技术盲从的问题,过度地将发展视域集中在平台拓展层面,一味追求大屏幕、中央办公区,研发客户端等传播平台。有些县级融媒体中心依赖第三方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建设了平台,然而当技术落地,平台成型后,却不知道建设起来的中心平台怎么用,今后如何发展?

  习近平指出,媒体融合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在融媒体中心建设中,技术只是载体,内容才是根本。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需要结合区域实际,以融媒体中心平台为圆心,以用户需求为半径,瞄准受众,有的放矢地提供优质内容和精准化服务。

  在平衡平台拓展与内容建设的关系上,广西靖西市经验值得借鉴与推广。广西靖西市融媒体中心进行平台建设时,并非“广撒网”,而是结合自身实际和群众需要,专攻微信平台“靖西融媒中心”的运营与发展。将微信平台打造成集融媒体中心网络直播、链接政府网站、提供政务办理功能为一体的小而美的传播平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靖西融媒中心”公众号精良的排版、“接地气”的内容、丰富的社会服务得到受众好评。

  县级作为基层区域,有着取之不尽的新闻富矿,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讲好基层故事、寻访本地特色、反映时代变化、做好舆论导向是地方新闻媒体责无旁贷的职责使命。

  在内容生产过程中,县级融媒体需要坚决舍弃一些格调不高、内容乏味、形式重复的栏目和节目;要注重链接实用性功能,注重内容背后的服务意识;

  要明确群众所需,转变话语体系,创立与用户链接更紧密的媒体形态,满足群众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要关注本地信息,使得本土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要注重时政新闻的报道,扎根群众,站在百姓立场,采取平民化表达,表现亲民特质,反映人民的希望和要求;

  要立足本土,开办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精品栏目,如政府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可以通过县级融媒体中心平台与群众沟通,解决群众所难,等等。

  特色发展与多方联动的关系

  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县级媒体单位根据需要自建平台,实现特色发展。二是链接进入其他平台,多方联合发展。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协调好特色发展与多方联动的关系。

  一是要打好本地“特色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必须有自身特色,否则便又会回到“千报一面”的时代。县级媒体具有与用户在地理、文化、情感方面最强的接近性,应当结合区域特色及自身发展特点,打好本地区的“特色牌”,从而彰显本地特色,塑造本土品牌,有的放矢地建设适合本地发展的媒体平台。

  这种模式强调自我创新,工作主动性强,方便解决具体问题。但该模式对资金要求较高,自建平台更新迭代慢、功能单一,难以获得上层政策扶植,无法自上而下开展媒体改革,各部门之间相对封闭,容易成为失去连接的“信息孤岛”。

  二是相互借力,协同发展。目前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与发展尚处于摸索阶段,各个部门相互借力,协同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建设融媒体集群,有利于整体发展,盘活各方资源存量,缩减成本,盘活省内资源。

  如以省为单位统筹规划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加强不同层级媒体联动与分工合作,实现省、市、县媒体之间的协作互动、协同发展,形成规模效应,有效梳理并引导舆情,达成共赢。

  但统一部署模式注重整体发展,却难以实现个性化发展。而且容易导致组织内分工粗糙,工作主动性和规划性不足,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建设需求,且基层媒体无法保持主体地位。

  综合分析不同发展模式的利弊后,要根据本地条件选取合适的发展战略,其他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模式无法复制。无法找出适合3000多个行政县的万能模版。因此,需要摆正特色发展与多方联动的关系,在渠道全线铺开的同时,也要专攻特色品牌的塑造。在保证突出地方特色的前提下,也要实现与多部门的优势互补,联合发展。

  舆论引导与社会服务的关系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基础功能包括两方面,一是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功能,二是社会服务功能。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发挥好这两方面的功能作用,使两者齐头并进,互不偏废。摆正舆论引导与社会服务的关系,推动媒体融合朝着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正确方向发展,将县级融媒体中心打造成基层治理的枢纽和基层意识形态疏导的基站,是中心建设追求的重要目标。

  首先,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当提高站位、明确定位,做好舆论引导。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注重本土化、区域化发展,围绕本地工作、服务本地用户,引导本地舆论。通过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帮助群众在大是大非面前澄清谬误,辨明是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不断扩大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其次,要注重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背后的服务意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关键是强调其“基层”属性。[5]讲好基层故事,传播好群众声音,服务好百姓生活是县级媒体融合建设的精要之道。

  立足本土、精耕细作、服务百姓,将媒体改革置于社会治理的语境中加以考察,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降低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参与社会治理的门槛。通过转变话语体系,创立与用户链接更紧密的媒体形态,更好地服务群众,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以期打造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公众利益最大化。

  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当借媒体融合的“东风”开疆拓土,延伸加强舆论引导与提供社会服务的触角。按照全方位开展“媒体服务、党建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增值服务”等业务要求,建立融合传播矩阵,打造融合产品,积极探索“新闻+政治+服务+文化”的业务,用多种手段增加用户黏性,真正做到“一端在手、生活无忧”。

  结语

  概而言之,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定位上,要突出基层性质,防止“大而不当”;在目标上,要突出引导职能,防止“失语失声”;在理念上,要突出服务意识,防止“面子工程”;在内容上,要突出区域特色,防止“千篇一律”;在资本上,要突出产业营收,防止“造血不足”。要按照“导向为要、平台为基、用户为本、服务为上、内容为王”的要求推进融合发展。

  “明者因事而变,智者因势而动”。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任重而道远,须久久为功,方能实现预期目标。我们需要解剖好县级融媒体中心这只“小麻雀”,要进一步探索有益经验、提供成功办法,找出不同建设模式间的共性问题,发掘具有推广价值的媒体融合新模式;进一步量体裁衣、科学施策,从而避免探索期的高成本投入;进一步明确定位,整合好县级各类媒体资源,更好地坚持“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正确方向,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推进县级政权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 释

  [1]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

  [2]杨明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要紧抓三个关键[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11)

  [3]陈国权,付莎莎.传播力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J].新闻与写作,2018(11)

  [4]徐希之.县级融媒体改革这场硬仗怎么打?[J].新闻战线,2019(3)

  [5]林刚.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分析[J].科技传播,2019,11(6)


  2019年10月30-31日,“聚视而上、向智而生”珠海论道暨第18届中国IPTV/OTT智能视听产业高峰论坛将在长隆横琴湾酒店举行,IPTV第二价值曲线的培育和建设;智能大屏的创新与边界;从投屏到智慧屏,如何抢占时代风口......更多行业话题尽在珠海论道,欢迎关注和参与!

  了解珠海论道详情及报名请点击:http://s.lmtw.com/201910iptv/

责任编辑:王楠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