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体制、人才、短视频、京津冀…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方法论小结
王建利| 流媒体网| 2020-09-09

  【流媒体网】消息:目前整个中国媒介生态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进入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融合互补、共同发展的时代,全媒体融合成为广电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启了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元年。2018年—2019年,县级融媒体建设如火如荼开展,标志着中国媒体融合发展进入全面构建融合体系的阶段。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14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全媒体时代是大趋势,媒体融合纵深发展是大课题。近年来,中国广电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徐徐前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广电媒体都在努力探索道路,陆续开始“策采编发”流程再造,持续打通“两微一端”,移动化传播成为共识……媒体融合发展渐渐地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车道。但如何从“相加”到“相融”,从“物理整合”到“智能融合”,从大众传播到分众化传播,形成跨界跨域创新传媒产业形态仍值得业界思考。媒体融合仍在路上,需不断向纵深推进。

  2020年9月8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正式拉开序幕,相关专家和业界精英分享了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流媒体网小编将部分与会者的观点汇总,整理如下,供业界人士参考。

  大会现场

  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媒体融合是一场充满挑战的自我革新媒体融合,涉及深层次的资源整合、利益调整,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至关重要。

  工业化时代媒体传播体制和网络化时代有明显的区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媒体融合发展专家库专家、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胡正荣表示,在网络化时代,目前BAT以及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都在不断地优化和更新内部的组织结构和体制机制。很明显的一点是基于全国性的网络平台,没有地域和时空概念。但目前大多数广电集团仍是工业化时代的媒体传播体制,区域性媒体特征明显,构建平台型媒体架构势在必行。

  在内部机制方面,机构设置上,频道中心制或许将走向互联网时代项目制和产品事业部制;业务流程打通上,除了中央厨房外,打通全业务流程的数据中台体系值得探索和关注;广电机构还需要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构建用户数据分析和行为研究的产业部门,在资源配置上形成数据决策机制。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媒体融合发展专家库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建武则认为,在广电媒体体制改革方面,尤其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大多县级融媒体中心以公益性质为主,依靠财政拨款,保障资金来源,但始终无法有效解决技术和人才激励方面的问题,尚未完全激活融媒体中心活力。要想全面实现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以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目标,就必须深化体制改革,真正建设成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和社会方方面面进行全面、有效资源交互的新平台。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表示,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是硬骨头,关键在于以全媒体思维重塑内容生产整体架构,提高内容生产质量和效率,形成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综合优势。未来北京将持续探索创新,重塑策采编发流程,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动真格,硬碰硬。在融媒体平台,对接政务服务平台,打通资源服务系统,推动跨区域、跨层级、跨行业资源整合。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大会上,“中国(京津冀)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为首个突破地域限制的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据了解,创新中心将紧紧围绕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强作大主流媒体,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中心任务,积极开展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理论研究、模式探索、技术应用,强化孵化工作,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一体发展。

  中国(京津冀)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加大全媒体人才培养力度

  另一方面,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最缺乏的资源就是全媒体人才,但是目前全媒体人才供给匮乏,根本没有全媒体人才红利。

  胡正荣认为所谓全媒体人才就是具有互联网思维,具备全媒体创意、生产、传播、运营、管理等相关能力,胜任全媒体流程与平台建设、全媒体业态与生态发展要求的专门人才。他将全媒体人才分为决策统筹类人才、创意创造类人才、生产制作类人才、运营维护类人才四类。

  人才资源是核心的资源,是推动媒体融合的核心要素。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余俊生表示,北京电视台台着力培养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复合型创意人才,从四个方面着力,努力实现工作队伍的全媒化重塑。一是加强调整优化,对北京新媒体集团和北京时间进行改革调整,采取全员竞聘上岗方式,分流冗员,职工由300人降到了180人;二是强化业务水平,在完成广播电视端宣传的同时,要求采编播人员同步开展融媒体的宣传,今年以来,还积极试水直播带货,开展了数十场直播带货活动,让组织队伍熟悉新的业务形态,提升融媒传播能力;三是加强业务培训,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专门的全媒体采编技术技能业务培训;四是加强人才引进,积极引进融媒体内容生产、新媒体生产运营、技术开发等紧缺高端人才。

  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军表示, SMG进一步加强了集团层面的顶层设计,内部建立了目标一致的考核机制,权责一体的用人机制,并制订了蓄水池,推出内部提前退养、休养等以守为主的人力管控政策;同时还提出了进取型的配套政策,并建立了容错、纠错机制,为真正敢于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未来还将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各类工作室,独立制作人机制,积极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内容活力,并不断吸引更多的有互联网思维能力、市场运营能力和优秀制作能力的优秀人才加盟。

  建立全媒体传播生态体系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界限此消彼融,信息传播的时空尺度、物理尺度、主体尺度和功能尺度都在发生颠覆性的改变。不同媒体形态的互动融合、各种媒介资源有效整合、全媒体传播生态体系成为重要趋势。新形势下,广电媒体如何适应当前舆论环境、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

  全渠道传播已经成为主流媒体主题报道的一种标配,人民网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人民网研究院院长唐维红表示,人民网今年精心策划的主题采访“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聚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推动了全媒体报道专题,不仅实现专访、特写等图文报道,更创造了大量视频、新闻、VLOG、H5交互和快闪、直播等融媒体的传播形式,并在网站、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B站、抖音等平台同步推出;疫情期间推出的《人民战“疫”》,突出移动化、可视化、智能化融媒传播,并开创了24小时不间断慢直播。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余俊生表示,北京台坚持台、网、微、端、屏一体化联动,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统筹全媒体宣传资源,在短短的8天时间里,1000多家媒体和网络平台参与报道,转载电影节相关资讯,相关信息网络点击量超过100亿,电影节相关话题登录全网热搜23次,累计阅读量近50亿;在抗疫的宣传报道中,《养生堂》系列融媒体节目全面联动台内台外的新媒体平台,做到线上线下融合传播,累计收看人次超过8000万。

  进一步来讲,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趋势愈发明显,“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态势。广电主流媒体在构建融合传播矩阵中,更强调移动优先战略。尤其是随着短视频的爆发,广电媒体也纷纷加大了短视频制作力度,加快进军短视频平台,并加大短视频MCN扶植和补贴力度。

  着眼融媒体环境下短视频的传播特征,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董事、总经理丁迈在会上发布《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2020》,对短视频领域五大特点和未来趋势进行详细介绍。第一,短视频用户红利持续释放,电视大屏成为短视频打开的新方式;第二,从短视频的内容来看,短视频内容扩容提质,多元垂直持续渗透,“放松休闲”“获取信息”仍是用户观看短视频的强驱动;第三,电视媒体竞速短视频,大屏媒体资源加持优先;第四,用户集中化加速,头部平台双向渗透;第五,短视频直播带货推动电商新格局,用户付费市场前景可期。

扫码获取详细报告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纪检监察组组长邹立华表示北京在MCN生态的创建和扶持方面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积极地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比如近期北京在疫情期间出台的针对文化企业、中小微企业等一系列扶植政策,涉及内容补贴、信贷投放等等;二是努力扶植MCN机构和区级融媒体中心对接,比如北京市广电局积极推动抖音、快手等等旗下专业MCN公司与北京市融媒体中心合作,联手生产融媒体产品;三是大量宣传MCN机构在融媒体建设中的作用,加大对自媒体和MCN机构的推介,2019年开展融媒体典型案例和优秀短视频的成果征集,涌现出不少的精品力作。

  小结

  从传统广电媒体向全媒体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篇大文章。整体来看,自2014年开始推动媒体融合以来,中国省、市、县媒体融合进入一个平台期,建设效果明显,但深度尚显不足。而这些或许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加速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才能真正得以解决。未来,广电媒体在推进融合改革过程中,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已经成为广电媒体自我破局的自然选择和使命。


  2020年10月20—21日,由流媒体网主办的第20届浦江论道将以“5G新视界——智屏·智变·智汇”为主题,聚焦行业当下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重磅议题,设立两大主论坛+六场分论坛进行深入探讨。年度VIP享论道免费报名资格。点击图片查看论道详情:

责任编辑:李平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