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盛:当下剧集创作的八个趋势
| 得见影视| 2023-04-24
【流媒体网】摘要:“创新发展”四个字,是影视人需要不断思考的话题。

  4月19日,2023首都电视节目春推会开幕式暨剧集发展论坛举行。围绕主题创作、现实题材,以及类型化等行业焦点,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在演讲中谈了当下剧集创作的八个发展趋势。

  在他看来,“创新发展”四个字,是影视人需要不断思考的话题。

  以下为演讲全文:

  今天我们论坛的主题叫“大视听时代中国电视剧网络剧的创新发展”,“创新发展”四个字,是影视人需要不断思考的话题。

  根据近期出现的一些优秀电视剧作品以及广大观众对这些作品的反响,根据对近期影视创作生产播出的一些现象的分析,根据管理部门近年来对业界提出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要求,根据未来国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我想从以下八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对“创新发展”的一些粗浅认识和看法。

  01主题性创作逐渐向常规化和精品化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我们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电视剧和网络剧作品,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传播度和美誉度,这些优秀作品许多属于主题性创作,主题性创作这个提法,也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所熟悉、所理解,并在创作理念、方式和方法上形成了一些共同认知。

  但大家也要看到一点,就是此前主题性创作的大环境,是近年来国家的大事、喜事多,重要的、重大的宣传活动多,重要的历史节点纪念活动等非常密集,这是过去所少有的,与此相对应,主题创作就非常活跃和繁荣。

  下一步,国家的重大纪念日和节庆日不会像前几年这样密集了。因此,创作思路要逐渐考虑如何把主题创作与常态化创作相结合,把主题创作积累的经验,体现在常态化的创作之中。

  新时代的发展会不断涌现出新人、新事、新观念,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思想发现和艺术发现……这些都是主题性创作向常态化创作逐渐发展要关注到的,生活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艺创作最大的主题。

  在主题性创作逐渐走向常态化的同时,也还要延续主题性创作的精品化意识。

  要做到主题性要有抵达率,正能量也要有大流量。主题性没有抵达率,实现不了它的价值,正能量缺乏大流量,影响力也不够。这既是主题性和精品化创作这几年的成绩,也是主题性创作向常规化和精品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02古装剧正在“脱虚向实”,历史剧正在蓄势待发的趋势

  现在剧集市场,古装剧跟历史剧的分野,已经形成了一种既定模式,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不同。

  古装剧的脱虚向实是什么意思?从最近的几部引起大家关注和赞誉的古装剧来看,逐渐摆脱了传统古装剧对历史时空的虚化和与真实历史之间的一种间离,逐渐向真实的历史时空、人物和事件靠拢,向历史文化靠拢。

  比如《梦华录》,取材于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是向中国历史文化靠拢的一种姿态,脱离了古装剧对历史游离和架空的路径和惯性思维。

  比如《风起陇西》,以三国时代真实历史人物、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依托,讲了一个谍战类的故事,虽然是虚构故事,但也体现出了创作者要从真实历史事件和人物身上获取灵感和依据的这种主观努力。

  《天下长河》也是如此,它在历史想象力跟历史史实之间的平衡中,进一步加强史实性。除了向真实的历史人物、事件和背景靠拢,还有向历史精神的靠拢,努力去发掘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精神价值,这也是古装剧脱虚向实的一种姿态。

  比如最近创作完成的《大宋少年志2》,在一个虚构的历史故事中,突出国家大义、社稷前途与朋友相互团结御敌的历史正义感和价值力,这也是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来滋养古装剧的一种脱虚向实的做法。

  还有《唐朝诡事录》,虽然说它带有奇异色彩,但它也是继承了古代笔记志怪小说的传统,从中吸取创造力,是一种较为活泼的创作尝试,这些都是古装剧发展中可喜的、值得鼓励的创作态度。

  同时,历史剧在经过数年的沉寂后,现在也有一种蓄势待发的趋势。从目前一些有实力的制作机构和制作人正在酝酿、筹备的历史剧剧目中,可以看到历史剧在下一阶段将要发力的态势。

  比如:有写大汉、大唐这两个非常有活力的历史王朝的《大汉赋》《大唐赋》,有历史名人的传记作品《阳明传》《张居正》,有写陆游一生的《铁马冰河入梦来》,有写结束五代十国动乱的《纳土归宋》、反对战争的《太平年》,还有准备以新的历史视角拍摄楚汉相争的故事等等。

  这一批蓄势待发的历史剧,将会让历史剧创作出现一个值得期待的新阶段。

  03革命历史题材正在努力寻求新内容、新类型和新表达的趋势

  在建党100年的时候,出现了革命历史题材高峰之作《觉醒年代》,之后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大家常以这部作品为榜样——怎么把已经被影视书写了全程的中国革命史,在新的时代环境下,重新进入再创作,这是革命历史题材创作要面对的时代之需。

  我认为,一是需要对中国革命史进行一次重新的学习和梳理,从中发现和提炼出新的题材、故事。比如广西现在正在筹备的表现桂林文化抗战主题的电视剧就很有新意,抗战时期一大批文化名人聚集在桂林,形成一股文化抗战的力量。以前抗战作品中大部分是写战争的作品,“文化抗战”就是一种题材上的新发现。

  二是对已经被拍摄过的革命历史事件人物和故事,也需要以新的历史视角和新的思想发现,并以新的技术和艺术手段重新拍摄,比如长征这个题材,现在就被重新纳入了再摄制的计划当中。

  三是要用更加丰富和多样的艺术手段来再现中国革命历程,实现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在风格样式和手法上的与时俱进,特别是要能够用今天年轻人喜欢的审美方式来吸引更多年轻人观看,这一点,《觉醒年代》已经做出了一个榜样。

  04现实题材剧以当下性和年代性相交织的叙事角度,实现了过往与当下的对接

  最近有许多优秀的现实题材剧呈现的虽然是我们当下的生活,是我们熟悉的年代,但是也非常有年代质感。在现实题材中充满了对岁月的回顾,对人生的感慨,对一个时代的留恋和思考,获得了观众喜爱。

  从《人世间》开始,这类具有较长历史跨度的现实题材家庭剧,虽是以亲情和成长为主线,同时也记录了改革开放年代的发展历史。从改革初期写到我们当下,既有年代感又有现实性。《人世间》之后,最近播得比较好的还有《我们的日子》《风吹半夏》《人生之路》等,都是这种类型的成功之作。

  通过讲述家庭、亲情、成长、奋斗的故事,体现出更多的人生岁月感,在对过往时代的留恋和回顾之中,让观众产生对当下生活的珍惜,这是当下现实题材创作的一种风格。年代感与现实性的结合,让现实题材创作具有了一种穿越时光的对过往与当下的感悟力。

  05悬疑、涉案剧在类型化框架之内,努力追求具有更大的社会内涵,探索更具人性深度的趋势

  悬疑、涉案剧是电视剧创作的常规题材,也是近期较为热门的类型。今年以来最有影响力的《狂飙》,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对悬疑、涉案剧创作上的新认知。

  《狂飙》之所以会成为一部具有较大突破性的爆款之作,是因为它不满足于一般的悬疑、涉案剧的偏重案件、推理、情节烧脑等等技术性内涵,而是力图让作品具有较大的社会内涵、生活内涵和人性内涵。作品的张力就在于它把故事和人物都置于一个具有较大的社会空间、生活空间和人性空间中来展现。

  《狂飙》有三个特点,我们在借鉴这部作品的成功经验时,也要看到它的独特性所在:

  第一是它不可或缺。它讲述的故事是一场真实的扫黑除恶斗争,这一场对当下社会具有极大震撼力的重大行动,如果没有文艺作品来记录,那是不正常的。所以《狂飙》在这个意义上,它不可或缺。

  第二是它不可多得。这部作品所拥有的丰富的创作素材和创作能力,它的故事的真实度和在此基础上的艺术创造力和把握度,以及对人性的深刻认知度和表现力,都不是一般的创作机构所能企及和拥有的。它的突破性不仅是常规意义上的表现尺度,而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深刻认知和对扫黑除恶这场伟大斗争的深刻理解和在人物刻画上的艺术精细度。

  第三是它不可复制。正是因为它的不可多得,所以任何企图以此剧为模版,照此创作的念头,都是幼稚的。

  其实这部作品对悬疑涉案剧创作的更大的启发意义在于,它让悬疑、涉案剧不在局限于一些相对狭窄的技术空间,尽管它用了较大的笔墨,描写了一个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的坏人的成长史,但大家看完《狂飙》后,得到的感悟依然是正向的,它最终体现的是以公平和正义的制度力量扫除腐败黑恶,扫除人性丑恶,这种正向价值始终在作品当中贯穿到底,这种创作的主旨和立意是要学习,至于它具体的情节、事件、场面,是不是我们今后也可以有这个尺度,我觉得不必在这些方面花费太多的心思。

  06新的题材类型和新的表现手法被不断尝试和探索的趋势

  近几年,有一些新的类型剧获得很好的社会反响,有一些使用相对小众创作手法创作出来的作品也被大众所接受,给题材创新和手法创新提供了很大的创作动力。

  比如《三体》,在题材创新性上它具有极强的开拓性,它开创了中国科幻剧的先河。比如《开端》《天才基本法》等现实题材作品,用非现实主义的时间循环、平行时空的表现方法来反映现实,也获得了观众的认可。所以,以新手法、新内容不断丰富中国电视剧的风格样式,也是下一步的发展趋势。

  07电视剧和网络剧二者之间的融合、区分与互动的趋势

  网络剧和电视剧,现在基本上不太细分了,笼统讲都叫剧集,有些作品已经台网打通。

  内容同标、管理同规是一种规范化管理,二者之间的互相借鉴、融合,也会推动更新的内容和形式出现。

  但网络剧和电视剧之间既要融合,也还是要有各自在类型、题材和样式上的区分意识。比如网络剧,有我们经常讲的“网感”属性、平台属性、用户属性、技术属性,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属性,它不分黄金时段还是非黄时段,随时随地可以观看,这些都是台剧所不能具备的。所以播出平台的不同属性,也应该在创作环节上、在题材的风格和样式上,得到不同的体现。

  因此,网络剧和电视剧在融合过程中,也要考虑到二者的不同,以此来构成百花齐放、风格多样的影视创作生态。

  08文学与影视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双向奔赴的趋势

  近年来当代文学作品改编的电视剧出现许多精品,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影视改编让文学的社会影响力扩大,让中国作家们焕发出更大的创作热情,也让中国的电视剧具有了更多的文学养分。影视、戏剧、文学的交融互动,会让每一个艺术门类都能从中获取一种创新的动力,增强其各自的艺术拓展空间和新鲜元素,这种趋势在今后的剧集创作中,还会得到更近一步的加强。最近,中国作协也召开了作家和影视剧编剧共谋加强文学与影视近一步交流合作的会议,这也预示着下一步二者之间的合作,会有更大的动作。

  以上是我个人对当下剧集创作创新发展的一些粗浅认识和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李楠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