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广电局打造“北京大视听”品牌,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 国家广电智库| 2023-04-24
【流媒体网】摘要:北京市广电局着力打造“北京大视听”金字招牌并形成体系,推动北京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作品创作快速发展。

  近年来,北京市广电局全力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创新举措、聚焦发力,纵深推进“北京大视听”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北京广电实际收入同比增长8.09%,达到4578.88亿元,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持证企业数增长19.7%,事业产业发展展现出蓬勃发展新气象,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重要经验。

  北京市广电局认真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着眼大格局、统筹大体系、抓好大剧本、打造大服务、深化大传播、聚力大联动、把握大荣誉、发展大人才”为总牵引,建立健全精品创作工作机制,着力打造“北京大视听”金字招牌并形成体系,推动北京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作品创作快速发展。

  2022年北京广电行业实际收入达到4578.88亿元,同比增长8.09%;持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有19309家,增长19.7%。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获“五个一工程”奖,《香山叶正红》《理想之城》获“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获奖数量全国第一;出品36部电视剧均在央视、各大卫视和重点平台播出,出品及播出数量居全国第一;78部网络视听作品入选总局各类评优推选,创作产量、评优数量均居全国第一;11部动画片、14部纪录片、9个节目获总局2022年度季度推优,28部公益广告作品获国家部委奖励扶持,总数均居全国省级第一。

       一、着眼“大格局”,确立“北京大视听”精品创作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大力提升广播电视网络视听精品创作生产效能,是北京市广电局打造“北京大视听”品牌工程主要目标。

  以“北京大视听”为抓手,推动首都视听文艺持续繁荣。按照“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要求,围绕重要节点,聚焦“三个重大”题材,策划创作优秀广播电视网络视听作品,展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弘扬首都“四个文化”。全市每年至少推出5部有潜力冲击国家级奖项(包括但不限于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星光奖、金鹰奖、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中国新闻奖)的精品作品。在“十四五”期间,每年推出百部以上重点电视剧、电视动画片、电视纪录片、广播电视节目(含广播剧)、网络视听内容作品、公益广告、8K内容。

  定好目标,重在落实。年初,北京市广电局召开“北京大视听”文艺精品创作推进会,召集市属相关单位、各区委宣传部、行业协会、高校代表、播出平台、制作机构和重点项目代表等业界人士参加。发布北京市广电局2023年“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精品项目110部,包含电视剧、电视动画片、电视纪录片、广播电视节目(含广播剧)、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微短剧、网络动画片、网络纪录片、网络综艺节目、网络视听专题节目、网络短视频系列节目、网络音频节目、公益广告、8K超高清原创作品等。

  二、统筹“大体系”,强化“北京大视听”品牌建设组织领导

  北京市广电局组建“北京大视听”专项工作推进组,策划创作展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弘扬首都“四个文化”、有潜力冲击国家级奖项的优秀广播电视网络视听作品,不断推动首都广播电视网络视听作品精品创作。为了快速推进“北京大视听”发展建设,由局精品创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制定发布、督促落实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形成阶段性工作报告。

  进一步健全选题策划、创作生产、宣传推介全链条扶持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引导政策资金、宣传渠道、行业平台等资源向“北京大视听”倾斜。组织专家学者梳理全国性选题,围绕未来三年重要时间和事件节点进行选题规划,每年一季度发布“北京大视听”规划选题和重点项目。每年按照作品类别,组织本市制作机构申报重点精品项目,经专家论证评选后,发布“北京大视听”重点项目。今年初,针对2023年“北京大视听”文艺精品重点项目,陆续组织召开纪录片《一路百年》、电视剧《我们的日子》《情满九道弯》专家研讨会,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学者、项目主创团队共同研究探讨精品文艺作品创作。

       三、抓好“大剧本”,挖掘“北京大视听”剧本创作源头活水

  推进“北京大视听”精品文艺创作,挖掘剧本创作的源头活水,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重点做到“四个聚焦”:

  一是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新长征。深情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新长征,艺术化书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光辉历程和经验成果,热情勾画时代奋进、民族复兴的伟大图景,热情抒发自信自强、朝气蓬勃的精神气质,热情讴歌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幸福生活,热情描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奋斗场景,推出更多展现新时代新长征精神气象的精品力作。

  二是聚焦伟大革命精神。大力推进革命题材创作,反映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各个革命历史阶段的奋斗历程,表现中华儿女和革命先烈冲破封建束缚、勇敢投身革命、为国血洒沙场、保卫民族家园、献身民族解放事业的英雄形象,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讴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

  三是聚焦重要时间、事件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央精神相呼应,梳理全国性选题的脉络、边界与条理、框架,做强做深文化、民生、生态、科技、数字经济、法治、安全、强军、教育、医疗、乡村振兴、区域协同发展、“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领域的资源,围绕未来三年重要时间和事件节点进行选题规划,真正形成选题多元、题材多样、故事多彩、叙事多姿的生动创作局面。

  四是聚焦新时代北京。围绕首都深刻转型实践、城市副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文化特色,生动阐释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围绕北京历史文脉传承和时代变迁,聚焦老城整体保护复兴、中轴线申遗、两区建设、三个文化带建设等内容,全面呈现时尚的北京、活力的北京、创新的北京、国际的北京,以更多精品力作装点北京文艺的春天。

  同时,“北京大视听”工作组利用首都专家资源,组建多行业、多层次、专业化的专家库,根据项目题材特点,匹配多位专家对重点剧本进行“多对一”审看指导,建立重点选题、重点剧本指导服务、跟踪问效机制,提升剧本创作指导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联通“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相关奖项渠道,盘活相关文学、小说、报告文学、剧本等作品,鼓励和扶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开展相应的影视化内容开发。与内容创作上下游如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各大文学网站、IP全链条开发机构、各大播出平台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推动更多文学作品转化为优秀广播电视网络视听作品剧本。

  与各区及相关单位建立联动机制,组织重点制作机构、优秀编剧、行业专家开展深入生活、采风调研,召开选题策划会、论证会,挖掘优秀选题,推动打造剧本孵化基地。

  四、打造“大服务”,做好“北京大视听”行业产业项目保障

  多措并举,做好行业产业服务保障。2022年年底,北京市广电局召开视听产业领军企业负责人座谈会(线上),围绕新视听行业平台发展、技术创新、精品创作、场景应用、国际传播、装备制造、园区发展等领域进行交流研讨。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于2021年启动网络视听企业社会责任监测,发布了首部网络视听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去年7月举办了首届网络视听社会责任与发展研讨会,围绕“责任与发展”主题,探索网络视听行业社会责任履责新范式,评选了十家网络视听行业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在行业内取得了积极反响。

  由北京市广电局牵头,市委改革办督查室、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处共同参与的联合调研组,赴朝阳区北化机爱工场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园开展“政务服务进园区”专题调研。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精简政务服务申办流程,深化“一网通办”,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告知承诺制,试点开展政务服务“进园区”服务试点。强化服务企业工作机制,量身定制“服务包”,建立服务管家机制、联络员机制,加强政策解读和宣讲,抓好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五、深化“大传播”,推介“北京大视听”影视精品工作成果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北京市广电局联动北京广播电视台,组织协调《勇士连》《狙击英雄》《浴血无名川》《特级英雄黄继光》《排爆手》《幸存者1937》共6部网络电影,以“永不磨灭的信仰”为主题在北京卫视黄金时段进行展播。这是网络电影首次登陆卫视黄金档,网台聚力联动,让好作品进入好平台好时段,让优秀的作品都能在电视荧屏展现,得到更好的传播,产生更大的影响。

  加强重点宣推,组织展播展映。依托北京广播电视台、爱奇艺、优酷等北京播出平台资源,集中组织“北京大视听”优秀作品展播展映活动,并给予平台政策、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优秀作品宣推力度。邀请中央重要媒体、市属媒体以及商业媒体等参与报道,利用新媒体技术展示视听精品片单等形式,对京产影视精品和重要节展进行重点宣传,在局“两微一端十二号”首发,自媒体、融媒体等多家合作平台同步转发。结合第一季度公布的百部视听作品榜单,按时间排期、重点项目、全年度重要时间节点三个方向进行宣传推广。进一步打造并夯实“北京大视听”引领创作、推出精品、凝聚人才的生动格局。

  发挥文艺评论主阵地作用,建设文艺评论专栏。打造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文艺评论专家库,组织开展重点项目艺术评鉴和深度文艺评论,推动专业评论和大众评论良好互动。建立文艺评论家与项目主创常态化对话机制,推动评论与创作联动。

  六、聚力“大联动”,整合“北京大视听”精品项目创作资源

  今年春节,北京市广电局以“北京大视听过大年”为主题,统筹全市网络视听优质资源,在春节元宵节双节期间,组织爱奇艺、优酷、北京时间、北京IPTV、歌华有线、搜狐视频、西瓜视频、小米视频、凤凰网、知乎、得到、凯叔讲故事等重点平台网站在首页首屏推出“春节档”专区,集中展播电影、电视剧、微短剧、纪录片、综艺节目、专题节目、动画片、晚会、境外引进剧、音频节目等10大品类优秀作品近700部,20000集。为全国网民提供新年的视听文艺盛宴,展现出首都网络视听行业砥砺奋进的使命担当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全力推动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先进技术落地转化与应用,创新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夯实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2022年,开展“新时代·新视听”融媒之旅短视频征集评选活动,推选出两百余部优秀作品在“北京时间”平台集中展播。

  定期开展头部制作机构调研座谈工作,组织头部制作机构围绕重点选题开展项目创作孵化,形成“头雁效应”,带动行业发展。链接各大部委及央企资源,发挥北京高校、研究机构智库作用,统筹调动首都人才资源,定期组织专家与重点制作机构、重点项目主创召开选题规划会、剧本论证会、项目研讨会等。横向联系16+1区和相关单位,纵向联系总台央视、中国作协、中国影协、中国视协、中广联合会等行业协会团体,围绕选题策划、内容创作、项目开发等多方面开展合作。

  七、把握“大荣誉”,完善“北京大视听”成果评优评奖体系

  利用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北京新视听公益广告扶持资金、北京市8K超高清视频制作专项扶持资金,对重点广播电视网络视听作品制作、播出加大扶持力度和资金倾斜。

  启动“北京市广播影视春燕奖”评选工作。通过权威评奖、作品推优,加速凝聚人文优势、行业资源,强化荣誉激励机制,设立细分奖项,激发北京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内在活力、原创动力和市场潜力。

  推荐参加国家级评优评奖。完善报奖标准制定,梳理统筹报奖体系,推荐“北京大视听”重点项目参评“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中国新闻奖、星光奖、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总局季度年度推优、中央文化产业资金、总局扶持资金等国家级奖项和资金资助。

  八、发展“大人才”,培养“北京大视听”高水平创作行业队伍

  去年底,北京市广电局组织爱奇艺、优酷、快手、五洲传播中心、中国(北京)星光视听产业基地、利亚德集团、流金岁月、四达时代集团、贝壳如视、中科大洋等十家企业召开视听产业领军企业座谈会,视听产业领军企业负责人就2022年工作亮点、2023年重点工作计划和对未来发展的意见建议等内容进行了详细汇报。会议围绕新视听行业平台发展、技术创新、精品创作、场景应用、国际传播、装备制造、园区发展等领域进行交流研讨。这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迈出的第一步。

  在精品创作特别是现实题材创作一线,发现和培养高水平创作人才,逐步建立编剧、导演、制片人才库。做好创作人才培养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重点在实践中锻炼优秀青年编剧、导演、制片人。

  进一步落实行业高端人才激励政策,重点建设若干影视内容创作基地,鼓励国内外知名影视人才在京设立工作室、工作站。

责任编辑:胡笑柯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