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用天线到有线网络综合业务平台
赵发宁| 齐鲁晚报| 2014-10-24

  【流媒体网】摘要:对于80后而言,在儿时的记忆里,电视节目的信号都是由各家各户的一根室外天线接收,电视节目数量也比较少。1992年,随着技术发展,日照市有线电视网络平台的搭建,有线电视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电视节目也丰富了起来。


    对于80后而言,在儿时的记忆里,电视节目的信号都是由各家各户的一根室外天线接收,电视节目数量也比较少。1992年,随着技术发展,日照市有线电视网络平台的搭建,有线电视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电视节目也丰富了起来。

  如今,随着光缆的敷设,村村通、户户通等工程的建设,不但在城里,在农村也能看到丰富的电视节目。随着有线电视网络业务的拓展,有线电视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人们逐渐习惯了由“看电视”到“用电视”转变了。

  

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日照分公司现代化的传输机房。

  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日照分公司现代化的传输机房

  

本报记者 赵发宁

  从共用天线向有线电视网络传输转变

  近日,记者走进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日照分公司的现代化数字机房,在控制台前的数十台电视屏幕上,监测着各个频道的电视画面。“本月30日起,日照有线数字电视平台将进行扩容升级,扩容后,传输的高、标清节目总数达232套,并且预留了更多的传输空间。”该公司总经理黄万昌说。

  日照市建市25周年这段时间里,也是日照广电事业飞速发展的时期,对此,从业数十年的黄万昌深有感触。“1987年前,日照电视收视节目单一,之后,日照开始发展电视共用天线,能够接收中央、省、周边地市的6-10套节目。”黄万昌说,电视共用天线代替了每家每户单个的天线,除了接收中央台、省台之外,还能接收到青岛、连云港等周边地市的电视节目。

  据介绍,那个年代,每个小区几乎都安装了电视共用天线,人们就是靠它接收电视信号。直到1992年,国家出台政策,推动发展有线电视传输业务。这一年,日照有线广播电视网开始筹建,全市进入有线电视联网初级阶段,“当年10月1日,老城区至日照港区的11公里的有线电视主干线路架设完毕开通。”黄万昌说,当时这条线路的传输带宽是300M,传输电视节目11套,近1000户电视联网并正式开播。

  1996年,部分中央、省卫星电视落地有线网,传输电视频道增加到20余套,包括: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四套及山东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等十六套有线电视节目及综合、文艺、图文三个专业化电视频道。

  1997年第一次网络联网建设市县光缆传输网

  随着光纤技术的进步,1997年,日照市区有线电视网进行第一次网络改造,建设了39个光接点,实现了光缆传输到路边,有线电视传输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同年,建设市县光缆干线网,利用2.5GbitSDH同步数字传输网技术,由日照、五莲、莒县、岚山四个站组成,架设光缆干线168公里,并将日照市区与远郊两县和岚山办事处的广播电视系统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线路开通后将中央八套加密节目、省台五套、市台两套电视节目和一套广播节目送达各区县和日照有线电视台。

  同时,实现了与山东广播电视骨干传输的对接,实现了高质量广播电视节目的相互传送,开通了系统内部电话和宽带综合业务数据网,建成了省市县三级政府多系统多媒体数据网、电视会议室系统和新闻回传系统。

  2003年发展的转折点 搭建日照有线数字电视平台

  2003年,适应有线网络的发展需要,东港区、岚山区有线网络建制上划,初步实现全市有线网络的整合。同年12月,对各乡镇有线网络采用环型自愈光缆传输技术,进行了网络改造,在我省业内率先实现了有线电视乡镇环网的建成开通,传输了电视节目42套,实现了“镇镇通”光纤有线电视,为“村村通”有线电视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进一步提高了各乡镇有线电视网络信号传输的可靠性、稳定性,该项目获得了省广播电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随着“三网融合”工作的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的基本出发点,2004年,在加快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基础上,12月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日照有线数字电视传输平台开通试运行,传输数字电视节目60余套,广播10余套,拉开了全市有线电视信号向数字化发展的序幕。

  2005年12月18日,山东广电网络日照分公司依托有线电视网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以太无源光网络技术(EPON)应用到有线网络的双向改造中去,建设了IP宽带城域网,开通了广电宽带“E视通”业务,实现了市区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化,解决了传统改造模式的多业务难以有效承载和大规模运营问题,该项目顺利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并获得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年,根据广电总局提出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业务“使用个性化、用户群组化”的要求,对数字电视前端平台进行了扩容,传输电视节目140余套,广播节目16套。

  日照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有线电视发展

  2009年8月12日,根据日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日照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日办发〔2009〕10号),遵循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政府领导,广电实施,社会参与,群众认可,整体转换,市场运作”基本思路,日照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启动仪式在东港区日照街道后楼村举行,这标志着日照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全面启动,当年有线电视数字用户达10万户。

  2011年,根据日照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领导小组《关于加快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的意见》,在加快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同时,积极推动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先后新建市区到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的10Gbit同步数字传输系统。

  2012年投资建成了达到国家A级标准的智能化数据中心,完善了模拟电视信号传输、数字电视信号传输、IP城域网、VOD视频点播、信息广场等8个传输服务平台,传输节目达到220套。同步建设了日照市内的有线、无线电视节目上传至省检测中心、总局检测中心的传输系统;华东、华北广播电台联网监测系统;日照市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省到市的财政、银行等9个单位专网传输系统,市到县的数字电视传输系统。12月26日顺利将广播电视传输中心机房搬迁到新建机房,并一次性割接成功,新建的智能化数据中心正式启用。截止目前,公司已经建成了HFC(光纤同轴混合网)、OTN(骨干波分复用系统)、EPON(无源光网络接入系统)三大基础传输网络。

  去年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68万

  2013年1月25日凌晨,将数字电视系统成功割接到全省数字电视平台,真正实现了全市有线电视网络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节目平台、统一公共服务规范。截至2013年底,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68万,城区有线数字电视覆盖率达98%。

  2013年,为进一步拓宽有线电视网络的服务领域,加快有线电视网络的创新发展,对网络规划进行了调整,计划投资1.7亿元,对全市有线电视网络全面进行双向改造,市区网络进行了完善、优化,重点推进农村地区有线网络的双向升级改造,截止2013年12月已投入9000万元,完成双向网络改造计划的60%,光接收点增加到8490个。

  同年12月4日,对有线数字电视平台进行了高清双向互动升级,升级后共传输有线数字电视节目284套节目(其中,高清节目32套,3D频道2套,专享频道65套),不仅极大的提高了节目影音质量、丰富了节目内容,还基于双向网络,推出了VOD视频点播、时移回看、互联网电视、电视家教、卡拉OK、电视阅读等电视业务,将电视荧屏“升级”为用户的家庭娱乐中心,引领市民从“看电视”到“用电视”收视方式的转变。

  公司在全力推进事业大发展的同时,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号召,努力为全市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搞好服务。

  2004年-2006年,完成了全市行政村的有线电视“村村通”,截止2006年底,发展有线电视用户20余万户;2008年,完成了全市20户以上自然村的有线电视“村村通”,完成了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光纤有线电视工程;2013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部署和日照市“十二五”村村通工作安排,完成了141个20户以下自然村广播电视盲村的村村通光纤有线电视建设任务,加快了农村广播电视由“村村通”向“户户通”的推进。

  2012年5月,在岚山区高兴镇建设完成并启用的农村综合信息网,以“便捷、快速、安全”的有线网络覆盖广大农村地区,让广大农民朋友尽享现代网络科技成果,拓展了广电网络为地方党委政府服务的领域,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说起这20多年来有线电视的发展,黄万昌说,有线电视网络实现了从小网向大网转变,从模拟向数字的转变,从标清向高清转变,从单向向双向的转变,从看电视到用电视转变。

  对于有线电视网络的未来发展,该公司将依托升级改造后的网络平台和丰富的有线电视光缆资源,按照“光缆到楼,百兆到户”的宽带接入模式,为用户提供高速Internet接入、远程教育、集团专网、视频监控、光纤租赁等业务,并积极参与以智慧社区、智能家居为主要内容的智慧城市的建设,让市民足不出户,享受到政府公共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教育信息服务、生活购物服务等便捷的各类信息服务,把有线网络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交流互动、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业务平台。

责任编辑:lmtwadmin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